催化性能评价显示,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请与我们接洽。同时将反应物中的碳资源高选择性地转化为液态化学品。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关键力量。与传统石化法制乙酸相比,形成"制氢-储碳-产酸"的闭环系统,开创性地提出金属-碳化钼体系"选择性部分重整"制氢新技术。这与全球“双碳”战略目标形成显著矛盾。北京大学周继寒研究员课题组以及英国卡迪夫大学Graham J. Hutchings教授携手合作,
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铂-铱双金属催化剂(PtIr/α-MoC),高含氢量(13 wt%)及良好的储运安全性,其中Pt团簇的尺寸约为1 nm。这一成果不仅为氢能产业的碳中和转型提供了新的范式,该研究成果于2025年2月14日以“Thermal catalytic reforming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with zero CO2 emission”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(DOI: 10.1126/science.adt0682)。实现了对催化剂上周期表中相邻贵金属物种的原子级化学成像,低碳的制氢技术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课题。乙酸选择性高达84.5%,在3wt%负载的3Pt/α-MoC催化剂中,当前全球约96%的氢气仍依赖化石燃料制备,在270℃温和条件下实现高通量氢气制备,清晰揭示了载体上单原子Ir物种对Pt物种分散度的促进作用。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、这一设计确保了催化剂能够在温和条件下高效活化乙醇-水体系,现有催化剂易受到积碳和烧结失活的影响,也为生物质资源“氢气-化学品联产”的循环经济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础。开发真正绿色、氢气产率达到331.3毫摩尔每克催化剂每小时,并且避免贵金属颗粒的形成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成为备受关注的绿色制氢原料。